|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外延片的生長工藝有很多流程,需要很多高菁尖設備,生長出來的外延片直接決定了 LED 的波長、亮度、正向電壓等主要的光電參數。外延片的生長基本原理是在一塊加熱至適當溫度的襯底基片(主要有藍寶石、SiC 碳化硅、Si 硅)上,氣態物質 In Ga Al P(銦 家鋁 磷) 有控制的輸送到襯底表面,生長出特定單晶薄膜。
目前主要的外延片襯底材料有藍寶石、碳化硅和硅。不同的襯底材料有不同的光電特性,價格差別也很大。外延片制造過程如下:
先把晶棒切片,切片需要注意晶面的結晶方向、晶片的厚度、晶面的斜度和曲度;切片后為了防止晶片邊緣碎裂、防止熱應力集中以及增加外延層的平坦度 需要把晶邊磨圓,然后還需要蝕刻(shí kè),蝕刻的目的在于把前面機械加工所造成的損傷給去掉,蝕刻需要用到晶片研磨機;下一步需要將晶片置于爐管中施以惰性氣體加熱30分鐘至一小時,再在空氣中快速冷卻,可以將所有氧雜質去除,這樣晶片的電性(阻值)僅由載流子雜質來控制,從而穩定電阻,這一步需要使用到高溫快速熱處理設備;然后使用拋光機再給晶片拋光;再然后就是使用晶片清洗機來清洗晶片,用RCA溶液(雙i氧水+氨水或又氧水+鹽酸),將前面工序所形成的污染清除,蕞后在無塵環境中嚴格檢查晶片表面的潔凈度、平坦度確保符合規格要求,蕞后包裝到特殊的容器中保存。
如何控制和提高LED全彩顯示屏品質
全彩LED顯示屏的顯示效果直接關聯著用戶、受眾,要想獲得的使用體驗,需要控制和提高LED顯示屏的品質。那么,如何控制和提高LED全彩顯示屏品質?反映全彩LED顯示屏LED品質的重要指標是什么?
LED器件作為全彩LED顯示屏的關鍵部件,原因有三:
首先,LED是全彩屏整機中使用數量的關鍵器件,每平方米會使用幾千至幾萬只LED;
其次,LED是決定整屏光學顯示性能的主體,直接影響觀眾對顯示屏的評價;
再次,LED在顯示屏整體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從30%~70%不等。LED的選擇決定整個顯示屏50%以上的品質。如果未能選擇好LED,顯示屏的其他部件再好也無法彌補顯示屏品質的缺陷。
LED屏和主板之間的數據傳輸一般采用的都是串行式數據傳輸方式(SPI),再通過信號包復用技術同步傳送顯示數據和控制數據,但在刷新率和解析度提高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資料傳輸的瓶頸,導致系統的不穩定。此外,在LED屏屏幕面積較大時,控制線往往也非常長,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影響傳輸信號的質量。
雖然近年來有些廠商引入了新的傳輸介質,但如何才能為用戶提供真正性能,且性價比較高的產品方案是困擾產業的一個重點問題。為此,部分廠商提出,LED顯示屏的數據傳輸方式亟待需要從層的技術層面入手,尋找到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LED屏技術革新已牽涉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驅動IC制作工藝的提升、控制系統的硬件化、控制軟件的智能化開發等等,這些技術創新需要IC設計廠商、控制系統開發廠商、面板廠商,甚于包括終端用戶等更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打破行業應用的“僵局”。特別是在控制系統的開發上,如何與IC設計公司更好地相互協作,提高LED屏的系統性能以及控制軟件的智能化水平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