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工博會上機器視覺是目前AI應用落地工業領域的的技術,有大量的應用場景,所以當英特爾推動AI進軍制造業時,首先打造的技術與解決方案平臺就是機器視覺。
目前,機器視覺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不久前,機器視覺產業聯盟發布了《工業數字相機術語》和《工業鏡頭術語》兩項新標準,希望加速機器視覺在制造業的應用。
工博會分析得出工業大數據作為互聯網、大數據和工業產業相結合的產物,是2025年中國制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國家戰略的立足點,跨國企業紛紛搶先布局,在工博會上展示技術和成果,樹立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帶來了 “基于AI視覺的表面缺陷檢測”邊緣計算領域的新產品,應用于生產現場和IT系統的中端數據對接。在收集生產現場信息后,產品將經過整合篩選,將故障警報、風險預警、剩余壽命等信息反饋至管理層終端,在代替人工、提升檢測質量的同時又保障了核心信息的安全,詮釋出工業大數據與生產實際的融合。
三菱公司在疫情期也并未停下腳步,展臺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受疫情影響,日本總部人員往來中國受到限制,但通過線上就能滿足基本的技術交流需求。總體來說,三菱公司內部疫情應對體系完善,響應及時,新產品研發進程并非受到過多阻礙。
工博會里這款處理器的助力下,我們在兆芯的展臺看到了面向能源、軌道交通、安防和工業制造領域的智能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海川智能自動化方案利用兆芯通用處理器的算力與其開發的底層算法的結合,滿足了智能制造中所需的二維碼識別與運動控制。在軌道交通領域,華虹計通與兆芯展開合作,開發了一套基于兆芯通用處理器的自動售、檢票系統解決方案,推動了軌道交通設備自主化的趨勢。這一套系統也在現場得到了完整的展示,以兆芯通用處理器為核心的工控機通過串口與周邊模塊進行通信,控制模塊實現乘客多種方式的自助購買和支付。
參加本屆中國工博會,金澳蘭機床展示了激光切管機,產品上料周期8-12秒,領業一倍,兼容各類異形管,且可從模塊化設計升級為全自動。還有采用了一體式焊接,擁有強大剛性機身的新能源電池殼專機,由于采用了四角八面的超長導軌,保證了精度的穩定可靠,完善的人機保護設計,更是改善了沖床的工作環境和安全系數。
從這些“小而美”的隱形企業身上,我們往往能更強烈地感受到制造業自主和前沿突破的成果,他們對于自己的領域保持著專注和聚焦,勇于在的研發上加大投入,因而能夠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小身材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