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fā)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yōu)先選擇VIP會員 |
(2).嚴禁超載吊裝。
(3).禁止斜吊。斜吊會造成超負荷及鋼絲繩出槽,甚至造成拉斷繩索和翻車事故。斜吊還會使重物在脫離地面后發(fā)生快速擺動,可能碰傷人或其他物體。
(4).綁扎構件的吊索須經(jīng)過計算,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進行檢查,對損壞者作出鑒定,綁扎方法應正確牢固,以防吊裝中吊索破斷或從構件上滑脫,使起重機失重而傾翻。
(5).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構件設備。
(6).禁止在六級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yè)。
(7).指揮人員應使用統(tǒng)一指揮信號,信號要鮮明、準確。起重機駕駛人員應聽從指揮。
防止高空墜落措施
(1).操作人員在進行高空作業(yè)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環(huán)掛于高處,而人在低處操作。
(2).在高空使用撬扛時,人要立穩(wěn),如附近有腳手架或已裝好構件,應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扛插進深度要適宜,如果撬動距離較大,則應逐步撬動,不宜急于求成。
(3).工人如需在高空作業(yè)時,應盡可能搭設臨時操作臺。操作臺為工具式,寬度為0.8~1.0 m臨時以角鋼夾板固定在柱上部,低于安裝位置1.0m~1.2m,工人在上面可進行屋架的校正與焊接工作.
(4).如需在懸高空的屋架上弦上行走時,應在其上設置安全欄桿。
(5).登高用的梯子必須牢固。使用時必須用繩子與已固定的構件綁牢。梯子與地面的夾角一般為65~70度為宜。
(6).操作人員在腳手板上通過時,應思想集中,防止踏上挑頭板。
(7).安裝有預留孔洞的樓板或屋面板時,應及時用木板蓋嚴。
(8).操作人員不得穿硬底皮鞋上高空作業(yè)。
小吊車傾倒事故的原因人為原因:駕駛員工作經(jīng)驗不足,在安放好小吊車后,沒有仔細查看并評估待吊裝物體重量的情況下,小吊車盲目起吊。駕駛員作業(yè),未通過嚴格遵守汽車小吊車吊裝時的各項技術參數(shù)的有關規(guī)定,從而引發(fā)事故發(fā)生。缺乏管理,在進行吊裝作業(yè)時沒有安排專人進行現(xiàn)場指揮。
機器的客觀原因:汽車吊沒有設力矩器裝置,從而無法為駕駛員提供準確的技術參數(shù),以避免此類事故的發(fā)生,不了解吊裝物的詳細情況,吊裝時該連接臂還躺在封閉的車廂內(nèi),在將其吊離車廂前駕駛員無法對它進行詳細觀察并估出重量。
如何預防:加強對駕駛員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教育,使其能熟練的掌握有關技術,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駕駛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對車輛定期檢查、檢定等。對于一些特殊現(xiàn)場的項目,要先進行考察論證,并制定詳細的作業(yè)計劃,還需安排專職人員現(xiàn)場進行指揮,對車輛加裝力矩器,從而根本上消除因超負荷而帶不定期的安全隱患。選擇吊裝場地時,必須選擇無松軟無坍塌及其有陷阱的地方,維修保養(yǎng)好車輛,確保車輛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tài),尤其是要經(jīng)常檢查主臂、支腿缸、支腿墊、變幅缸等部件有無裂紋、漏油等現(xiàn)象。吊裝前,駕駛員必須對每一件等吊裝物進行重量估計,嚴禁盲目起吊,對于大型事故我們務必做好防范措施,盡可能去避免它的發(fā)生
吊車柴油機的保養(yǎng)方法(1)一級技術保養(yǎng)
1.檢查蓄電池電壓和電液相對密度。 電液相對密度一般在1.28-1.30(環(huán)境溫度15℃),一般不應低于1.27.同時液面高出極板10-15mm,不足應加注蒸餾水。2.檢查三角皮帶的張緊程度。3.清洗空氣濾清器 4.更換燃油濾清器 5.更換機油濾清器 6.更換機油 7.對有注油嘴及機械轉速接頭處,加注符合規(guī)定的潤滑脂 8.清洗冷卻水散熱器。
(2)二級技術保養(yǎng)
1.檢查噴油器噴油壓力,觀察噴霧情況,并進行必要的清洗和調(diào)整。2.檢查噴油提前角,檢查氣門間隙。3.檢查水泵排水情況,必要時更換水封。4.檢查曲軸箱通風裝置,看其是否通暢,如堵塞,應清理。5.檢查主要零部件的緊固情況,對連桿螺栓,曲軸主軸承螺栓,汽缸蓋螺栓必要時拆換或重新按規(guī)定扭矩擰緊。6.檢查電器設備、查看各電線接頭是否接牢,有燒損的應更換。7.清洗機油、燃油管路。8.清洗廢氣渦輪增壓器的氣、油道及渦輪殼等零件的油污和積炭。
(3)三級技術保養(yǎng)
1.檢查汽缸蓋組件,觀察氣門,氣門座,氣門導管,氣門彈簧,推桿和搖臂配合面的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2.檢查曲軸組件,檢查推力軸承,主軸承是否磨損超限,必要時更換。3.檢查連桿組件,即檢查活塞環(huán)、汽缸套、連桿瓦及套的磨損情況。4.檢查傳動機構和配氣定時。5.檢查噴油泵柱塞偶件的密封性及調(diào)速器的磨損情況。6.檢查噴油壓力及霧化情況。7.檢查渦輪增壓器葉輪和殼體和間隙以及氣封、油封等零件是否損壞。8.檢查機油泵、水泵的磨損程度。9.檢查充、發(fā)電機及啟動機,清洗各部件,加注新的潤滑脂。
夏季小吊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1、防機體過熱:
夏季環(huán)境溫度高,發(fā)動機容易過熱。因此,夏季應加強對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的檢查、保養(yǎng),包括水箱、節(jié)溫器、水泵、風扇等,及時加注冷卻水。當水溫超過100℃時,應在陰涼處停車降溫,讓發(fā)動機怠速運轉,并掀開發(fā)動機罩以利散熱。不能放防凍液哦防凍液一般是兩年換一次!
2、防電瓶虧水:
夏季氣溫高,蓄電池電解液中的水分蒸發(fā)快,液面下降快,甚板露出液面,造成蓄電池虧水而早期損壞。因此,夏季應經(jīng)常檢查蓄電池內(nèi)液面高度,并及時添加蒸餾水,以保證正常的液面高度,保證蓄電池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3、防制動失靈:
制動液在高溫環(huán)境中易蒸發(fā)汽化,在制動管路中形成氣阻,制動蹄片也容易燒蝕,造成制動失靈。因此,夏季應及時檢查調(diào)整制動系統(tǒng),下長坡途中應注意停車晾剎,保證制動性能良好;若發(fā)現(xiàn)制動轂發(fā)燙,應停車降溫,但不可澆潑冷水,以防制動轂。
4、防車胎爆裂:
夏天是比較容胎的季節(jié),天熱容易使輪胎變形,抗拉力下降。而作為輪胎本身,氣壓不標準、輪胎老化、性能減弱,或者在行駛過程中輪胎軋到了堅硬的金屬或其他硬物等情況,都會導致吊車突然間爆胎。因此,出車前應適當降低車胎氣壓,行車途中休息時,及時檢查輪胎的溫度和壓力。若發(fā)現(xiàn)胎溫、胎壓過高時,不可采取放氣和潑冷水的方式,應選擇陰涼處停車;如涉水時,應待胎溫適當降低后再涉水,以防輪胎早期損壞。
5、防潤滑不良:
溫度高時,機油粘度下降,性變差,造成潤滑不良。因此,夏季應經(jīng)常檢查油量油質(zhì),并及時添加或更換;及時清洗機油濾清器、散熱器,保證機油暢通、散熱良好,并盡量避免發(fā)動機超負荷工作。
6、防車漆受損:
7、防發(fā)動機爆燃:
夏季氣溫較高,日高氣溫常常在35℃以上的,吊車自身的故障率也大大提高,易發(fā)生自然爆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