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2006年開始實施的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對電動汽車研發戰略也大體相同。按照項目規定進程,純動力電動汽車功能樣車已經實現,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客車在國家質檢中心的型式認證試驗中各項指標均滿足有關和企業標準的規定,關鍵零部件高功率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性能有了較大提高。因此,雖然在傳統汽車的開發上,我國與世界水平相比有30年以上的差距,但在純電動汽車技術開發上的差距并不大,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且關鍵零部件技術平臺相同,有相關人員認為研發水平大差距不超過5年。甚至在某些領域,如鋅-空氣電池和鋰電池研究方面,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發展現狀編輯語音
在公共交通領域應用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戰略方向。經過3年來“十城千輛”工程的推廣,已有50多個城市公交企業應用了新能源公交。截至去年12月份,全國約有2780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80%是公交車。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今年時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車今后仍將堅持以公交推廣為主。“總體來說,新能源汽車在公交領域的增長很快,但對于汽車廠商來說,在推廣過程中我們還是感覺比較艱難。”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告訴記者。
他說,現在全世界(除中國外)只有40多家汽車整車制造商,但在中國,僅客車制造商就達130個左右,而且其中三分之二都在開發新能源汽車,致使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量過于分散。此外,各地出臺的補貼相關鄭策有為當地企業量身定做的意味,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一般很難進入異地市場。“我們希望有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劉國強認為,應將目前在25個城市以外地區實行的補貼相關鄭策加以推廣,即由中央財政直接補貼企業,并按實際節能效果補貼,以減少地方保護。
公交客車新能源化是大勢所趨,正重新塑造中國客車行業的進程和競爭格局雖然客運市場受到高鐵、民航、私車的影響銷量逐年下降,但目前新能源客車的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未來,重點城市有望放開牌照,推進公交電動化,在一定程度上將提振終端市場。氫燃料客車有望成為新發力點氫燃料電池客車行業近三年來快速發展,產銷量大幅增長;根據中客網數據,2019年1-10月起其市場銷量為608輛,同比增長三倍。其增長的驅動力在于,它是技術路線之一,完全無污染;氫燃料電池技術快速進步;國家相關鄭策鼓勵;財政補貼不退坡(其余新能源客車車型均大幅退坡)。目前,越來越多區域進入小批量試運行階段,探索發展新模式,如上海、北京、河北張家口、河南鄭州、遼寧撫順、廣東佛山、江蘇如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