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如果你進入一段穩定的咨詢關系,你會發現,咨詢師會時不時提出討論你們之間的關系,討論你在咨詢過程中體驗到的種種感受和情感,有時甚至讓你感覺煩不勝煩:“誒,又來了。”問題來了,這到底有什么用?是咨詢師在自作多情,沒事找事嗎?咨訪關系同樣是一種關系,所以,來訪者在其他關系中的模式和問題也會在這里呈現出來。同時,它的不同在于,咨詢師會持續不斷地這樣“沒事找事”。
很多來訪者會首先考慮到公立醫院心理(切記不要去私立的莆田系醫院)。醫院的大學心理咨詢時間師大多集中在精神衛生和,對精神科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不少咨詢師是精神科醫護人員。在醫院接受咨詢費用相對便宜,咨詢師水平大部分有一定的保障(仍然要注意甄別,不可掉以輕心)。但是問題在于太難,咨詢難以持續進行。如果在醫院接受大學心理咨詢時間,建議尋找相對容易的醫院,或者和咨詢師協商,能否通過其他方式(如加號)保證咨詢持續進行。通過大學心理咨詢時間平臺尋找咨詢師同樣是不錯的方式(如簡單心理)。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知乎等網絡平臺尋找咨詢師,不過這仍有賴于你小心甄別。另外,如果你有親朋好友是大學心理咨詢時間師,請他們推薦是比較省時省力的方式。當然前提是,他們本身是靠譜的。
昨夜有位朋友和我夜談,聊起我新課程里關于情緒和疾病一章時,他很感興趣。
他問我:我弟弟少年白頭是什么情緒引發的?
我說:可能是“我已經非常盡力了”。
他問:怎么緩解?
我答:做自己,把別人的愿望還給別人。
他點點頭,又問:我爸在我媽去世當晚一夜白頭也是因為情緒吧?
我說:是的,太過悲傷,絕望。
他問:近我無緣無故掉頭發的原因是什么?
我答:。
他問:我也不想,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我說:為什么要活在未來呢?活在現在。
千萬不要忽略,那些隱藏在情緒底層巨大的瘡口啊。
我們常說“氣死我了”、“壓力好大”、“心有不甘”,這正是情緒在作祟。
生氣讓人感覺失控,身體自動釋放出大量有害呼吸系統的因子;
讓人的身體進入到空鐵壺干燒的狀態,一點點消磨掉人的心力;
壓力讓人沮喪,像一只看不見的手,捂住了人的鼻子,看得見五指透過灰色的天空,又摸不到。
身體是不會說謊的,它忠實地幫我們貯存所有的情緒,而生病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要去真實地面對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地去處理,并相信身體的能力。
悲傷
“對心臟危害莫過于悲傷。”科告訴記者,“茶飯不思”、“借酒消愁”都是過于悲傷的表現。此時,人體交感神經系統分泌出大量的壓力,會使動脈收縮,容易導致心臟病發作。當一個人悲傷時,往往呼吸急促甚至泣不成聲,容易造成肺氣的損傷。
抑悲靈:悲傷時可以試著強裝笑臉,這種“心理假動作”有利于釋放不良的情緒。或者用“愉快回憶法”,想想之前的一些快樂,轉移注意力,而且悲傷時一定要和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