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磨床在研磨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四點事項:
1、研磨過程中要不斷地調緊前、后軸承(保持一定的手感)以提高研磨效率和保證軸承的幾何精度;
2、隨時清除軸承端部多余的研磨劑,以避免前、后軸承出現喇叭口;
3、在做后研磨時,研磨劑盡量少并適當收緊前、后軸承以保證前、后軸承的終幾何精度;
4、研磨一定時間后抽出研磨棒,清除研磨棒和前、后軸承中的研磨劑,檢查研磨效果和研磨棒的研損情況,如研磨棒出現研損,則需對其進行修整以保證前、后軸承孔徑的一致性。
砂輪與金剛輪經運轉,產生了超聲波,超聲波通過監控,將信號轉換成控制脈沖信號,從而控制了砂輪修整質量。修整砂輪的信號反饋及優化涉及的砂輪修整邏輯讓砂輪修整更加精密準確。為了找到砂輪與金剛輪的接觸點,過程中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接近循環,為了實現生產,現代磨床設計的修整程序中均設定了一個記憶點。當*次修整砂輪成功后,砂輪與金剛輪接觸點會記錄在記憶參數中,若下次再進行修整,即可快速接近到該點,提率。也就是制定適合所有種類卡具的加工標準,使磨床卡具成為一種標準化磨床配套設備,有利于促進磨床卡具本身的商品化和規模化生產,終降低成本。同時為了防錯,如果在下次修整前修改過任何砂輪與金剛輪的參數,此記憶點中所記錄的偏置將清零,修整從程序中設定的遠點開始接近,這樣的程序設計為砂輪修整節約很多時間。
在機械加工領域,對鐵氧體永磁和稀土永磁的瓦形磁體磨削加工包括磨削磁體的底面,弦寬兩側面和內,外兩圓弧面。以往需要采用四~五道加工工序,在不同的機床上加工才能完成,這種加工方式的主要缺點就是生產效率不高,并且在機床間的轉移降低了瓦形磁體在機床上的定位精度,導致磨削精度降低,產品一致性差。為此,在加工瓦形磁體時,多采用多工位磨床,而多工位磨床在連續加工過程中,同時限定工件各個方向上的自由度是不可能的,所以存在著對持續運動過程中的工件定位不易的缺點。其工作原理為:夾具體上設有橡膠密封圈,把薄片工件放在橡膠密封圈上,從而使工件與夾具體之間形成密封腔。同時由于瓦形磁體種類眾多,不同種類的瓦形磁體需要配套的導軌,因此還存在著導軌更換復雜的缺點。
利用大氣的壓力裝夾薄片工件來進行磨削加工。其工作原理為:夾具體上設有橡膠密封圈,把薄片工件放在橡膠密封圈上,從而使工件與夾具體之間形成密封腔。用真空泵將室內空氣從抽氣孔抽出,這時工件被夾緊。由于夾緊力小,可采用圓周磨削方法進行磨削加工。當環氧樹脂硬化后,工件與平板粘結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從而大大增強了工件的剛性。當磨削好薄片工件一端平面后,磨削薄片工件另一端平面時,可采用上述方式進行,同樣可得到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