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銅礦石是銅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少數以單質形式存在的礦物形態。自然界中的含銅礦石有200多種,常見的銅礦可分為、硫化礦和氧化礦三種類型。銅礦石的脈石主要是石英,其次為方解石、長石、云母、綠泥石、重晶石等。
銅在地殼中主要以化合物形態存在,自然界中的含銅礦物有200多種,常見的銅礦物可分為、硫化礦和氧化礦三種類型。
黃銅礦是主要的銅礦石礦物,它一般是由Cu,Fe,S三種元素組成,理論組成(%)Cu 34.56, Fe 30.52, S 34.92,理論化學式為CuFeS2。一般工業要求(%):硫化礦是,邊界品位Cu 0.2-0.3,工業品為Cu 0.4-0.5;其中500萬噸以上的超大型銅礦床3個,50萬噸以上至500萬噸的大型銅礦床47個,10萬噸以上至50萬噸的中型銅礦床120個,1萬噸至10萬噸的小型銅礦床644個,礦床累計814處,其他礦點和礦化點5156處,共計5970處。氧化礦石 ,邊界品位Cu 0.5,工業品位Cu 0.7。物理性質:黃銅礦呈黃銅黃色,表面暢游藍、紫褐色的斑狀色。綠黑色條痕。有金屬光澤,不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3-4,性脆,相對密度4.1-4.3。
銅礦石加工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破碎、磨碎、選礦三個過程。破碎過程中,三段閉路破碎是現代的適合高硬度銅礦石破碎,能完成礦石破碎和部分解離的工作,從而提高后續磨礦效率;磨礦過程中,二段一閉磨礦是的磨礦工藝,可以使銅礦磨的更加充分;孔雀石的集合體呈晶簇狀、腎狀、葡萄狀、皮殼狀、充填脈狀、粉末狀、土狀等。選礦工藝中,近年來出現的比較成功的新工藝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混合浮選工藝。
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詳詢。
銅和鐵的硫化物(Cu5FeS4)礦物,含銅量 63.3%,提煉銅的主要礦物原料之一。為等軸晶系,其高溫變體為等軸晶系,稱等軸斑銅礦。表面易氧化呈藍紫斑狀的錆色,因而得名。新鮮斷面呈暗銅紅色,金屬光澤,莫氏硬度 3 ,比重4.9~5.0。常呈致密塊狀或分散粒狀見于各種類型的銅礦床中,并常與黃銅礦共生。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世界的銅礦山的產量從1994年至2013年,也是較為穩定地持續增長,產量稍有些許波動,但波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