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信號源何時誕生?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信號源是一種古老的測試測量儀器,伴隨著整個儀器的發展周期,世界上臺信號源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隨著通信和雷達技術的發展,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主要用于測試各種接收機的標準信號發生器,使信號源的應用范疇從定性分析演進到了定量分析的范疇,同一時期還出現了可用作脈沖調制器的脈沖信號發生器。
早期的信號發生器機械結構復雜,功率較大,電路比較簡單,發展速度非常慢。這種窘境直到1964年世界上出現了臺全晶體管的信號源之后才得到改觀。此后出現了函數
信號發生器的工作原理
信號發生器用來產生頻率為20Hz~200kHz的正弦信號(低頻)。除具有電壓輸出外,有的還有功率輸出。所以用途十分廣泛,可用于測試或檢修各種電子儀器設備中的低頻放大器的頻率特性、增益、通頻帶,也可用作高頻信號發生器的外調制信號源。另外,在校準電子電壓表時,它可提供交流信號電壓。低頻信號發生器的原理:系統包括主振級、主振輸出調節電位器、電壓放大器、輸出衰減器、功率放大器、阻抗變換器(輸出變壓器)和指示電壓表。
主振級產生低頻正弦振蕩信號,經電壓放大器放大,達到電壓輸出幅度的要求,經輸出衰減器可直接輸出電壓,用主振輸出調節電位器調節輸出電壓的大小。
信號源選型指南
1.帶寬:信號源的帶寬是信號源所能輸出的正弦波的頻率。例如250MHz的信號源是指他的正弦波輸出頻率能到250MHz。
2. 通道數:在使用信號源時需要信號源能同時輸出信號的路數。現在信號源的
通道分為模擬波形輸出通道和數字波形輸出通道。不同信號源廠家的配制相差很大。
3. 采樣率:信號源在輸出波形時從內存中取點輸出的速度為信號源的采樣率。采樣率越高對于波形的還原程度也越高。
信號源選型指南
1.任意波可編輯長度:現在的信號源一般都叫做--函數/任意波信號源,所謂任意波就是指可以根據使用者要求自己任意編輯的波形。波形長度即用來描繪你所創建的波形所用的點的數量。描述的點越多,還原的波形越真實形態。
例如:現在的示波器可以將采集的現場數據波形保存,然后在實驗室里面用信號源復現。若示波器的存儲深度為1Mpts,那么信號源的任意波長度只有不小于1Mpts時才能將信號復現。
2. 相位噪聲:相位噪聲是指單位Hz的噪聲密度與信號總功率之比,表現為載波相位的隨機漂移,是評價頻率源(振蕩器)頻譜純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