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對于常規的生物脫氮工藝,復合碳源應直接投加在缺氧段,并通過缺氧段內的攪拌器與進水及混合液充分混合,需防止水流劇烈紊流導致CH?OH/CH?O揮發至空氣,也應防止因多余的氧氣存在造成部分復合碳源被細菌好氧呼吸消耗。
如果污水廠采用四階段或五階段活性污泥工藝,在后續的缺氧段(第二缺氧段) 投加碳源可以獲得比內源呼吸更高的反硝化速率;對于三級反硝化系統,如反硝化濾池、反硝化好氧生物濾池等, 則補充碳源對于系統的運行非常重要。
因為反硝化過程在主體曝氣工藝的下游,進水中的所有溶解性BOD都已經被去除,所以復合碳源通常投加于反硝化進水中。
復合碳源藥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甲酸溶液、C2H6O2和丙酸溶液依次投入反應釜中,分次緩慢加入NaOH溶液,其余加水,并開啟攪拌,攪拌半小時后控制溫度65-75℃,pH6.5-7.5,停止加入NaOH溶液,再緩慢加入糖類物質進行熟化,繼續攪拌至COD至20-25萬mg/L,過濾,得到復合碳源藥劑。 上述甲酸溶液、C2H6O2、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均為15-25%,優選上述甲酸溶液、C2H6O2溶液、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均為20%,甲酸溶液、C2H6O2、丙酸溶液及糖類物質的用量重量比例為:1-3:18.5-22:15.5-19.5:40-50。所述的NaOH溶液的質量濃度為32%。過濾通過的孔徑優選為200~800目。 采用甲酸溶液、C2H6O2、丙酸溶液三種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生成甲酸鈉、丙酸鈉;酸堿中和過程中產生一定量的放熱反應,放熱產生的溫度有利于復合反應的進行與混合充分均勻,而且還可以有效控制成本與質量。
復合碳源藥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甲酸溶液、CH3COOH溶液和丙酸溶液依次投入反應釜中,分次緩慢加入NaOH溶液,其余為水,并開啟攪拌,攪拌半小時后控制溫度65-75℃,pH6.5-7.5,停止加入NaOH溶液,再緩慢加入糖類物質進行熟化,繼續攪拌至COD至20-25萬mg/L,過濾,得到復合碳源藥劑。
復合碳源不足導致生化處理單元的脫氮除磷效果不能達到理想狀態,從而影響出水水質的穩定。生化處理為什么需要碳源,要從生化過程理解。生物脫氮,是反硝化細菌利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聯合作用生成的xiao酸鹽混合液,在缺氧條件下分解碳源產生的能量,將xiao酸鹽轉換成氮氣;生物除磷,是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分解進水中的碳源等營養物質合成自身的能量同時釋放體內的磷,再在好氧條件下利用合成的能量超量吸收磷,通過排除剩余污泥,達到除磷的效果。 所以,碳源是影響生化過程脫氮除磷能力與效率的主要因素,碳源不足,將影響脫氮除磷比較好效果的實現。在污水處理工藝中,如果碳源不足,通過外加碳源來提升水質凈化效果。常用的外加碳源有jia醇、乙酸鈉、酒業廢水、乙酸鹽、淀粉、葡萄糖和食品加工廢水等。另一種方式是內加碳源,指的是在污水處理凈化中直接借助污水處理中的自身性元素進行污水處理凈化,常見的污水處理內加碳源凈化選擇有污水水解和污泥水解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