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壓縮機跟電機的區別
壓縮機其實是壓縮泵。壓縮泵是用于增壓用的設備。例如把空氣從1個大氣壓舉升到13個大氣壓的泵浦。電機是用來做動力的設備。可以代替人力、牛力,也可以拖動壓縮泵。
壓縮機(compressor),將低壓氣體提升為高壓氣體的一種從動的流體機械,是制冷系統的心臟。它從吸氣管吸入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通過電機運轉帶動活塞對其進行壓縮后,向排氣管排出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為制冷循環提供動力,從而實現壓縮→冷凝(放熱)→膨脹→蒸發 ( 吸熱 ) 的制冷循環。
電機(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稱"馬達")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在電路中用字母M(舊標準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發電機在電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常用的是,利用熱能、水能等推動發電機轉子來發電。
壓縮機供給側改革“勢”在人為
2015年以來5次降息降準、2014年以來新批基建項目超7萬億,但投資與市場增長依然萎靡,來自壓縮機市場的直觀感受是新開工項目越來越少,就連售后維保市場也開始萎縮。造成此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隨著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刺激政策產生的新增需求不及產能增長速度,單一促增長手段難以奏效。這意味著,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長期供給。
壓縮機供給側改革“勢”在人為
國家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思想正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壓縮機生產企業既不能決定工業投資額度,也不能影響市場需求,除出口途徑之外,通過自己努力進行“供給側”改革,為企業尋找到一條出路。
總之,壓縮機的供給側改革,重在突破關鍵性技術,加大技術基礎平臺建設,打造品牌產品,改變單一的產品模式,走以企業帶動產業規模發展的道路。需堅信,未來趨勢在人為,壓縮機企業只有通過產業集聚強化化分工、優化生產要素配置、降低創新成本,才能有效提高產品競爭力。
壓縮機的常見故障有哪些?
吸氣溫度和濕度設計的,當把它使用在超過上述標準的高原上時,吸氣壓力降低等,排氣量必然降低。
氣缸、活塞、活塞環磨損嚴重、超差、使有關間隙增大,泄漏量增大,影響到了排氣量。屬于正常磨損時,需及時更換易損件,如活塞環等。屬于安裝不正確,間隙留得不合適時,應按圖紙給予糾正,如無圖紙時,可取經驗資料,對于活塞與氣缸之間沿圓周的間隙,如為鑄鐵活塞時,間隙值為氣缸直徑的0.06/100~0.09/100;對于鋁合金活塞,間隙為氣徑直徑的0.12/100~0.18/100;鋼活塞可取鋁合金活塞的較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