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射頻電磁輻射是指工作頻率在100kHz~300GHz的高頻、起高頻、微波等的電磁場。
射頻電磁輻射產生來源包括:廣播電視發射塔、移動信號、通訊站、雷達探測系統、路由器、微波爐、電磁爐、高頻淬火、金屬的高頻熔煉及焊接等。
射頻電磁輻射的危害:長期較大程度的接觸,會引起人體腦電圖的改變,系統功能紊亂,常見的包括心悸、胸悶,竇性心率不齊等癥狀,其次還可能影響功能。
射頻電磁輻射執行標準:
《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部分:物理因素》GB/T 18204.1-2013
《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
《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
《高壓架空輸送電線、變電站、工頻電場和磁場測量方法》DB/T988-2005
綠色建筑電磁輻射檢測應遵循哪個標準,具體要求是什么?
綠色建筑評價應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進行,遵循《GB/T 50378-2019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本標準適用于民用建筑綠色性能的評價。具體檢測要求:建筑周圍工頻電磁環境檢測項目宜包括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檢測范圍:30Hz一1kHz;建筑周圍射頻電磁環境檢測項目宜包括射頻電場和射頻磁場,檢測頻率上限應達到6GHz,頻率下限應達到100kHz;進行射頻電場檢測前應使用射頻電磁校準器對射頻電場探頭進行校準,偏差應小于3dB,校準時,環境場強值不應大于1V/m。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保護環境,防治電磁輻射環境污染,規范 5G 移動通信基 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 5G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的內容、方法等技術要求,本標準替代《移動通 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HJ 972-2018)作為 5G 及與其他網絡制式共址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 射環境監測的執行標準。 本標準為發布。
檢測方法:《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 115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