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太陽能供電系統結構
(1)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電池組件是太陽能供電系統中的部分,也是太陽能供電系統中價值的部分。其作用是將太陽的輻射能量轉換為電能,或送往蓄電池中存儲起來,或推動負載工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質量和成本將直接決定整個系統的質量和成本。(2)太陽能控制器:太陽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態,并對蓄電池起到過充電保護、過放電保護的作用。在溫差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還應具備溫度補償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開關、時控開關都應當是控制器的可選項。
什么是太陽能供電系統
太陽能供電系統則不同,太陽電池的發電量是無法控制的,不是按需發電。在蓄電池處于滿容量或基本滿容量狀態時,為保證蓄電池組不過充電和系統輸出電壓不超出允許電壓范圍,部分太陽電池將會被從系統中切除;而在蓄電池深度放電后,太陽電池也不會因蓄電池需要充電而多發電。因此,該系統中蓄電池的運行方式既不是浮充運行方式,也不是完全的充放電方式。蓄電池的充電既不是恒壓充電,也不是恒流充電。蓄電池的充電電流隨著日照強度的變化和太陽電池方陣的投入與切除而變化,電壓也隨之變化。
太陽能供電系統運行維護注意事項
(1)當連續陰雨天氣,蓄電池放出電量較大時,不管蓄電池組是否到達放電終止電壓,都應及時用移動發電裝置對蓄電池進行補充充電。預防在蓄電池容量未達到基本充滿狀態時再遇陰雨天氣,造成供電中斷和由于蓄電池放電后充電不及時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2)由于蓄電池的運行方式不是完全的浮充運行方式,蓄電池組的使用壽命較常規供電系統中的蓄電池使用壽命短。應掌握蓄電池的容量情況,特別是在使用幾年后,應在每年的連續陰雨天氣季節來臨前,對蓄電池組進行一次容量試驗,若容量不能滿足要求,要及時采取措施。
光伏發電的現狀和趨勢
世界光伏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長率約15%。20世紀90年代后期,發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組件生產達到200兆瓦。商品化電池效率從10%~13%提高到13%~15%,生產規模從1~5兆瓦/年發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擴大。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11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7.5GW,較上年的18.1GW相比,漲幅高達52%,累計安裝量超過67GW。近28GW的總裝機量中,有將近20GW的系統安裝于歐洲,但增速相對放緩,其中意大利和德國市場占裝機增長量的55%,分別為7.6GW和7.5GW。2011年以中日印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光伏產業市場需求同比增長129%,其裝機量分別為2.2GW,1.1GW和350MW。此外,在日趨成熟的北美市場,新增安裝量約2.1GW,增幅高達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