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石英晶體諧振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作用
(1)石英晶體諧振器(簡稱晶振)的結構石英晶體諧振器是利用石英晶體(二氧化矽的結晶體)的壓電效應制成的一種諧振器件,它的基本構成大致是: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簡稱為晶片,它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圓形等),在它的兩個對應面上涂敷銀層作為電極,在每個電極上各焊一根引線接到管腳上,再加上封裝外殼就構成了石英晶體諧振器,簡稱為石英晶體或晶體、晶振。其產品一般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膠封裝的。
(2)壓電效應
若在石英晶體的兩個電極上加一電場,晶片就會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晶片的兩側施加機械壓力,則在晶片相應的方向上將產生電場,這種物理現象稱為壓電效應。如果在晶片的兩極上加交變電壓,晶片就會產生機械振動,同時晶片的機械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在一般情況下,晶片機械振動的振幅和交變電場的振幅非常微小,但當外加交變電壓的頻率為某一特定值時,振幅明顯加大,比其他頻率下的振幅大得多,這種現象稱為壓電諧振,它與LC回路的諧振現象十分相似。它的諧振頻率與晶片的切割方式、幾何形狀、尺寸等有關。
(3)符號和等效電路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符號和等效電路如圖所示。當晶體不振動時,可把它看成一個平板電容器稱為靜電電容C,它的大小與晶片的幾何尺寸、電極面積有關,一般約幾個pF到幾十pF。當晶體振蕩時,機械振動的慣性可用電感L來等
石英晶體諧振器的主要參數
晶振的主要參數有標稱頻率,負載電容、頻率精度、頻率穩定度等。不同的晶振標稱頻率不同,標稱頻率大都標明在晶振外殼上。如常用普通晶振標稱頻率有:48kHz、500 kHz、503.5 kHz、1MHz~40.50 MHz等,對于特殊要求的晶振頻率可達到1000 MHz以上,也有不具標稱頻率的,如CRB 、ZTB、Ja等系列。負載電容是指晶振的兩條引線連接IC塊內部及外部所有有效電容之和,可看作晶振片在電路中串接電容。負載頻率不同決定諧振器的振蕩頻率不同。標稱頻率相同的晶振,負載電容不一定相同。因為石英晶體諧振器有兩個諧振頻率,一個是串聯諧振晶振的低負載電容晶振:另一個為并聯諧振晶振的高負載電容晶振。所以,標稱頻率相同的晶振互換時還必須要求負載電容一致,不能冒然互換,否則會造成電器工作不正常。頻率精度和頻率穩定:由于普通晶振的性能基本性能達到一般電器的要求,對于設備還需要有一定的頻率精度和頻率穩定性。頻率精度從量級到量級不等。穩定度從±1到±100ppm不等。這要根據具體的設備需要而選擇合適的晶振,如通信網絡,無線資料傳輸等系統就需要更高要求的石英晶體諧振器。因此,晶振的參數決定了晶振的品質和性能。
晶體諧振器的應用產品
石英晶體諧振器根據其外型結構不同可分為HC-49U、HC-49U/S、HC-49U/S·SMD、UM-1、UM-5及柱狀晶體等。
HC-49U適用于具有寬闊空間的電子產品如通信設備、電視機、電話機、電子玩具中。
HC-49U/S適用于空間高度受到限制的各類薄型、小型電子設備及產品中。
HC-49U/S·SMD為準表面貼裝型產品,適用于各類超薄型、小型電腦及電子設備中。
柱狀石英晶體諧振器適用于空間狹小的穩頻計時電子產品如計時器、電子鐘、計算器等。
UM系列產品主要應用于移動通訊產品中,如BP機、移動手機等。
石英晶體的特點
石英晶體在壓力作用下產生形變,同時產生電極化。其極化強度與壓力成正比,這種現象就稱'正壓電效應'.反之,在電場作用下,晶體產生形變,其形變大小與電場強度成正比,這種現象稱'逆壓電效應'.
在二十多類具有壓電效應的晶體中,石英晶體是無線通訊設備中較為滿意的材料之一。它的機械強度高,物理化學性能穩定,內損耗低等,用它制成的器件被廣泛用在頻率控制和頻率選擇電路中。石英片的取向不同,其壓電特性、彈性特性和強度特性就不同,用它來制造的諧振器的性能也不一樣,現已發現了幾十種有用的切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