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他說,現在全世界(除中國外)只有40多家汽車整車制造商,但在中國,僅客車制造商就達130個左右,而且其中三分之二都在開發新能源汽車,致使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量過于分散。此外,各地出臺的補貼相關鄭策有為當地企業量身定做的意味,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一般很難進入異地市場。“我們希望有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劉國強認為,應將目前在25個城市以外地區實行的補貼相關鄭策加以推廣,即由中央財政直接補貼企業,并按實際節能效果補貼,以減少地方保護。
單純依靠補貼不是長久之計“目前混合動力車技術已成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樣提,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首先要突破的是電池技術。”劉國強認為,對于公交用戶來說,成本還在其次,重要的是使用方便。“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是要做好電池電量、重量和運營模式之間的平衡。”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容量大的電池必然更重,導致公交的有效載荷低,那么一條線路需要的公交數量就增加。這是公交公司難以接受的。此外,公交車大多在市中心運營,而在寸金寸土的市中心建立大型充電站也較困難。
滲透率提升的背后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創新高的同時,其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批發市場滲透率為15%,其中自主品牌市場滲透率為26%;1-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批發市場滲透率為11%,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市場滲透率為14%,其中自主品牌市場滲透率為28%;1-7月市場滲透率為10%,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
充電設備充電設備是電動汽車重要的配套設備,也是電動汽車推廣的大制約。隨著新能源車的進一步增長,加上中央及地方的規劃與扶持并行,充電樁行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依據動力電池的充電方式及速度差異,充電設備分為交流充電樁、直流充電站以及換電站三大類。其中,充電樁總量缺口大、尤其是亟待加速建設公共充電樁。截止2019年6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00.2萬臺,同比增加69.3%,總量提升快速,整體車樁比約3:1,距1:1的車樁比目標仍有巨大缺口;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超過41.2萬臺,公共車樁比約8:1,顯示出公共充電樁尤其是直流快充樁亟待加速建設。